迁安:探索循环发展助力经济转型

      作为河北省首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省级工业聚集区——迁安市西部工业区以被列为首批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创建单位为契机,围绕“发展链式经济、扩大循环规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标,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制砖不用土,烧砖不用煤
      “制砖不用土,烧砖不用煤。”位于迁安市西部工业区内的首钢迁钢循环经济产业园北区的钢渣尾渣制砖生产线年可制砖300万块。由于这种砖较普通标准砖强度高、成本低,目前全部用于迁钢工程建设。“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可以减少排放,为企业增效。这一减一加,正是企业积极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首钢迁钢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负责人刘金明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体会颇深。
现在,首钢迁钢年处理90万吨钢渣的迁钢钢渣综合利用项目每年可加工低品位渣钢12万吨,产出高品位炉料、鱼籽钢和新型建材原料等,并可实现在线污水的100%循环处理、回用,无新污染产出,实现了资源利用和企业效益的最大化。项目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实现利润2686.3万元。而这,只是该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缩影。
      循环发展,实现节能减排
      “如果把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看作是一个棋盘的话,那园区的企业就是一个个棋子,只有每个企业都按照循环发展的模式实现体内循环,才能构建起整个园区循环发展模式的基础,才能真正走好产业循环发展的每步棋。”迁安市西部工业区管委会主任玄士丰说。
      园区自成立之初,就按照循环发展的理念,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工作。目前,园区已累计投资54亿元、实施了188个节能减排项目。园区广泛推广高炉富氧喷煤、煤气综合利用、余压余热发电、“三废”循环利用等技术,园区内吨钢综合能耗明显下降,“三废”基本全部利用,其中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7.8%,焦炉煤气利用率达到了100%,首钢迁钢公司、九江线材有限公司等2/3的企业靠余热、余压发电实现了自我供给,企业自发电量基本达到总耗电量的50%~70%,较好地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九江线材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设了污水处理厂,达到零排放,实现了废水回收再利用。
      迁安市西部工业区始终围绕钢铁、焦化产业发展优势,提出建设以精品钢铁为主,装备制造、煤化工、环保建材等产业相互关联的生态环保型省级先进制造业工业聚集区,以循环经济发展为目标,对园区发展的企业内部小循环、产业间中循环、社会大循环进行规划。在规划指导下,园区项目引进、建设严格依照园区定位而开展,加强了对园区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的引导和管理。目前,园区建成区面积已达32.5平方公里,入区企业27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4家,已经形成以钢铁、焦化行业为核心的主导产业链条。中化煤化工、蓝海焦化等大型焦化企业与园区首钢迁钢、九江线材等钢铁企业生产形成配套产业链,供给钢铁冶炼必要的原料焦炭,年产量达381.56万吨。钢铁和焦化企业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循环。
      2013年9月竣工投产的河北佳兢钢材剪切公司,主要生产变压器、电机、空调等电器产品的硅钢片,具备年加工36万吨硅钢的能力。从首钢迁钢公司生产线上下来的冷轧硅钢产品被直接拉到该公司的仓库,由于节省了物流成本和信息成本,无形中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按照小群体、大规模的思路,园区已经吸引了10个像河北佳兢钢材剪切这样的耗钢项目落户,总投资28亿元,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6.9亿元。这些耗钢产业项目虽然投资规模不大,但都是以本地钢铁为原料,年耗钢量达160万吨,而且生产的产品大多属于钢铁冶金设备,实现了原料来自钢铁企业、产品服务于钢铁企业的闭合循环圈。
      科技创新,循环发展助推器
      园区还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助推器,鼓励企业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力度。拥有国内唯一一套,也是全球第四套八色印铁设备的思文科德迁安金属包装有限公司就是依靠科技创新让企业从一个传统的钢铁低端初加工企业,变身为钢铁精品深加工的高科技企业的。
      目前,园区内已有多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除了与上海交大等国内知名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之外,还成立了院士工作站,为企业技术攻关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以首钢迁钢为代表的钢铁企业,不断采用当今国际国内的先进技术,最具特色和亮点的先进技术达220项,科技创新已成为园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生动力。
      目前,迁安市西部工业区正在形成网状化、链条化、循环化的产业链体系,他们还将集中资源和技术优势,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产业优化布局和重点项目建设,探索建立具有迁安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朱艳辉 郭坤 谌涛(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