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盟商会:企业社会信用体系恐成贸易战工具

     (北京综合讯)中国计划于2020年底全面实施推行的企业社会信用体系,将是历来任何政府所创建的最缜密全面的企业监督系统,中国欧盟商会担忧该体系会成为贸易战中的工具,呼吁欧盟重视该计划的潜在影响。
即将实施的中国企业社会信用体系将利用实时监测和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对公司行为进行奖惩。企业信用分数越高,将更容易获得市场准入、参与政府采购等优惠,而分数越低则意味着一切相反,甚至会被列入黑名单。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rg Wuttke)警告,社会信用体系是“有史以来政府促进市场自我监测方面所实施的最全面的体系,可以说该体系能决定企业的生死”。
     黑名单或成贸易战  强大杠杆工具
     中国欧盟商会昨天发布题为《分数决定命运——企业社会信用体系如何规制市场主体》报告,探讨社会信用体系如何影响在华企业。
     报告提到中国政府今年5月宣布的“不可靠实体清单”,认为企业社会信用体系的黑名单机制可能被用于贸易战中,成为中国调解贸易冲突的“强有力的杠杆工具”,也可能成为针对个别企业的工具。
     伍德克对欧洲商界对于该体系普遍缺乏认识与准备的情况表示担忧,强调该体系将带来重大的新挑战,呼吁在华欧企尽快着手应对,确保自己受益于而不是受制于该体系。
     在新体系下,企业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检视,其中包括对于企业法人代表和高层的个人评级,都会影响企业的信用分数。
     伍德克在报告中表示担忧欧企或被要求“考虑监控员工的个人行为”,指这牵涉到个人隐私,直言这对许多企业来说是一大禁忌。
     按照规划,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开放市场,逐渐减少合资股比限制、行业限制等硬性壁垒,转而用企业社会信用体系这种软性手段来加强对在华外资企业的监控与引导。
     “互联网+”监管系统  下月测试运营
     据德国之声报道,该体系基于大数据分析等众多先进技术,其建设已接近尾声,能整合多个政府数据库的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今年9月就将投入测试运营。体系将监控、采集各个企业的行为信息,根据政府制订的一系列指标,运用特定的算法对这些企业进行评分。这些指标将包括是否遵守国家法规、是否履行商业合同义务、是否符合环保规范、是否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
     与以往不同的是,该信用体系将立足于不间断收集早期的实时数据,而非事后的静态监督。比如环保评级就将基于企业排污管道中不间断传感器搜集的数据,而非环保人员的不定期抽查。
     咨询机构Sinolytics的首席执行长比约恩·康拉德(Bjorn Conrad)受访时说:“这套体系雄心勃勃的目标就是高度自动化:企业数据自动就转化为评分以及相应的惩罚和奖励。这可以减少监管的随意性,加强平等对待。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可以把评分有针对性地对某些企业加以运用。”
     然而,伍德克也指出,新体系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现有法规的执行力度,因此从某些方面来说也对欧企有利。
     他以环保领域为例,认为新体系下或有望结束“一刀切式执法”,让之前在严重污染的日子里与不合规的竞争对手一起被例行关闭的欧洲企业应该能够继续生产,而污染企业则会看到评级分数暴跌。
     伍德克强调:“无论是好是坏,中国的企业社会信用体系都已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