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市场陷入信用危机 市场手疯狂,监管手苍凉

       任何一种业态,在宽松的监管环境中都可能快速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促进一种业态快速发展,就一定要让监管暂时禅位。在即将过去的2011年,文化市场中有几个业态火得发烫,但与先进生产力配套的监管办法要么刚刚来,要么还不来。 
       文化圈里人气最火的业态,无外乎电影业和艺术品交易。先说电影业,在《唐山大地震》6亿元票房到手、低成本电影《失恋33天》斩获3.2亿元、《金陵十三钗》10亿元票房志在必得的背景下,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进入到了全新时代。国家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日前表示,2011年国产故事片产量已超过500部,全国城市影院票房已超过120亿元。平均每天新增银幕超过8块,全国城市影院银幕数已超过9000块,这些成绩都标志着中国电影实力的大幅提升。
       这组数据还表明,中国电影票房在三年内实现翻番。2010年,我国城市影院票房101.72亿元,较2009年62.06亿元增长63.9%。
       就在繁荣一片之际,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虽然是征求意见稿,但已可以看出监管层对于电影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非常“门清”。这也让我们不禁感叹,原来我们对电影偷票房行为的深恶痛绝、对电影院线插播广告的指责、对草根电影公司发展的担心都与监管层不谋而合,只不过我们总沉不住气,监管层又太沉得住气了。
       如果迟到的《促进法》是给疯狂的电影市场划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发展框架,那么同样疯狂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因为监管之手缺位渐渐由盛世走向迷茫。
       今年4月,法国一家统计机构报告指出,剔除画廊因素,在2010年全球艺术品交易市场中,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交量夺魁。今年的数据还无法统计,但按照此前圈内人对未来5年中国艺术品成交额较去年翻番的预测,今年交易额涨幅不会低于20%。但是,再高的成交量抵不过市场信用体系的不完善。而能够搭建这一信用体系的,不应是市场本身,恰恰应该是洞悉市场风险或潜在风险的政策之手。可惜,到如今拍假、假拍、鉴定混乱、佣金潜规则等一系列问题难以解决。当然有人会说,相比其他交易市场,艺术品市场的小众性质决定了市场风险即便累积,也不会构成社会风险。但我始终认为,年成交额在500亿元的艺术品市场一旦陷入信用危机,受其影响的不仅是这一市场本身,可能是整个文化市场的风险,甚至是整个国家的系统性风险。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而监管层的风控意识应该跑在风险来临前。文化繁荣与发展前提是规范,推手是科学发展观。明年是文化市场发展关键之年,监管之手如何牵住市场之手、共同进步?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