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零能耗的实践与探索
“我国积极开展近零能耗建筑的科学研究和示范建设,对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在近日举行的由能源基金会(中国)和敦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办的第三届能源基金会建筑项目交流会上告诉记者。
特点: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经济实用
目前,建筑能耗已成为与工业、交通能耗并列的三大能耗之一。我国正在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其中建筑节能是重中之重。徐伟院长说:“中国处于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阶段,工业化还没有走完,能源消耗还是以工业能耗为主。工业化的路正在走,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房屋建造量越来越大,老百姓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建筑能耗的总量将是不断增加的趋势。我们做建筑节能工作,从全国来讲,主要是降低它的加速度,减少它的增量。西方发达国家走过了工业化阶段,它们已经在思考建筑节能的方向、终极目标,向零能耗和近零能耗方向发展。”“被动房”和“近零能耗建筑”是目前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热词。近年来,我国开展了相关的技术探索和工程实践。拥有节能优势的“被动房”、“近零能耗建筑”,对我国建筑节能及节能减排的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源基金会(中国)建筑项目主任莫争春说:“秦皇岛的‘在水一方’住宅项目向人们展示了其独有魅力。前不久落成的近零能耗办公示范楼面向中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的核心问题,秉承‘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经济实用’的原则,以先进建筑能源技术为主线,以实际数据为评价,集成世界前沿的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技术,为中国近零能耗建筑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和示范。
推进:统一定义设定目标提升性能
现在,我们零能耗建筑的研究有哪些?徐伟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正在编制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不同气候区的指标体系;研究实现这些指标不同地区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什么;研究如何开展标识,怎么标识它是零能耗建筑,谁来确定达到这个指标。我们要开发评价工具,零能耗建筑不可能用传统的方法检测,国际上有专业的工具去计算。当然,还有相关的产业、产品、设备也需要研究。”
谈及我国在发展零能耗建筑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徐伟认为,要统一定义,设定国家的建筑节能中长期发展目标;大幅度提升节能产品、设备的性能;提升可再生能源的能效;做好既有示范建筑的后续监测、评估和持续改进;通过市场竞争和扩大规模,提升性价比。通过发展零能耗建筑,让更多的百姓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成果。
据悉,零能耗建筑技术途径是准确预测建筑负荷及能耗、被动式住宅建筑设计降低负荷、采用高性能建筑能源系统,实现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设计。零能耗运行策略,这种建筑即使建成了也有一种运行策略的改进提高,传统集中供热的模式、控制方式都要改变。
徐伟说:“在借鉴国外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前期的工作,我们自己做了近零能耗建筑示范楼,已经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创造了很好的技术条件。但是,要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零能耗建筑或近零能耗建筑,我们还要摸索,正处于积累和创新的阶段。”
实践:发展近零能耗建筑要看地区差异
真正要了解、掌握、吃透零能耗建筑,仍需要通过工程实践去探索。山东省已经在开始相关的实践。回顾过去的建筑节能,应该看到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要解决的问题。如目前的建筑节能工程,普遍存在着政府强制推动多于市场动力的问题。
莫争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建筑节能市场推动能力不足,推进节能工程仍以政府行政力量推动为主,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明显,民用建筑能效测评、第三方节能量评估、建筑节能服务公司等市场力量发育不足,难以适应市场机制推进建筑节能的要求。“被动房”和“近零能耗建筑”目前主要还是政府在推动,未来希望有不同的推进路径。他同时强调,“零能耗建筑在不同地区的具体实践有差别。比如南方地区有一个难点是除湿,德国气候几乎不存在这个问题。还有不少地区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并不丰富。总之,理念是不错的,但一定要因地制宜,切忌生搬硬套,单纯照抄技术。”
徐伟强调:“开展近零能耗建筑研究要考虑中国的特色和居民的生活习惯,考虑不同地区的差异,要对接中国的法规和标准体系,适应中国的建设管理程序。从技术来讲,不完全是被动房的纯粹复制。研究表明,德国被动房的技术、路线图对北方住宅来说,基本类似。但是对南方来讲,技术路线不太一样。如中国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主要问题是夏季制冷。”
本报记者 任佳 通讯员 蔡芸
特点: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经济实用
目前,建筑能耗已成为与工业、交通能耗并列的三大能耗之一。我国正在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其中建筑节能是重中之重。徐伟院长说:“中国处于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阶段,工业化还没有走完,能源消耗还是以工业能耗为主。工业化的路正在走,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房屋建造量越来越大,老百姓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建筑能耗的总量将是不断增加的趋势。我们做建筑节能工作,从全国来讲,主要是降低它的加速度,减少它的增量。西方发达国家走过了工业化阶段,它们已经在思考建筑节能的方向、终极目标,向零能耗和近零能耗方向发展。”“被动房”和“近零能耗建筑”是目前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热词。近年来,我国开展了相关的技术探索和工程实践。拥有节能优势的“被动房”、“近零能耗建筑”,对我国建筑节能及节能减排的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源基金会(中国)建筑项目主任莫争春说:“秦皇岛的‘在水一方’住宅项目向人们展示了其独有魅力。前不久落成的近零能耗办公示范楼面向中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的核心问题,秉承‘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经济实用’的原则,以先进建筑能源技术为主线,以实际数据为评价,集成世界前沿的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技术,为中国近零能耗建筑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和示范。
推进:统一定义设定目标提升性能
现在,我们零能耗建筑的研究有哪些?徐伟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正在编制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不同气候区的指标体系;研究实现这些指标不同地区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什么;研究如何开展标识,怎么标识它是零能耗建筑,谁来确定达到这个指标。我们要开发评价工具,零能耗建筑不可能用传统的方法检测,国际上有专业的工具去计算。当然,还有相关的产业、产品、设备也需要研究。”
谈及我国在发展零能耗建筑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徐伟认为,要统一定义,设定国家的建筑节能中长期发展目标;大幅度提升节能产品、设备的性能;提升可再生能源的能效;做好既有示范建筑的后续监测、评估和持续改进;通过市场竞争和扩大规模,提升性价比。通过发展零能耗建筑,让更多的百姓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成果。
据悉,零能耗建筑技术途径是准确预测建筑负荷及能耗、被动式住宅建筑设计降低负荷、采用高性能建筑能源系统,实现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设计。零能耗运行策略,这种建筑即使建成了也有一种运行策略的改进提高,传统集中供热的模式、控制方式都要改变。
徐伟说:“在借鉴国外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前期的工作,我们自己做了近零能耗建筑示范楼,已经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创造了很好的技术条件。但是,要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零能耗建筑或近零能耗建筑,我们还要摸索,正处于积累和创新的阶段。”
实践:发展近零能耗建筑要看地区差异
真正要了解、掌握、吃透零能耗建筑,仍需要通过工程实践去探索。山东省已经在开始相关的实践。回顾过去的建筑节能,应该看到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要解决的问题。如目前的建筑节能工程,普遍存在着政府强制推动多于市场动力的问题。
莫争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建筑节能市场推动能力不足,推进节能工程仍以政府行政力量推动为主,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明显,民用建筑能效测评、第三方节能量评估、建筑节能服务公司等市场力量发育不足,难以适应市场机制推进建筑节能的要求。“被动房”和“近零能耗建筑”目前主要还是政府在推动,未来希望有不同的推进路径。他同时强调,“零能耗建筑在不同地区的具体实践有差别。比如南方地区有一个难点是除湿,德国气候几乎不存在这个问题。还有不少地区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并不丰富。总之,理念是不错的,但一定要因地制宜,切忌生搬硬套,单纯照抄技术。”
徐伟强调:“开展近零能耗建筑研究要考虑中国的特色和居民的生活习惯,考虑不同地区的差异,要对接中国的法规和标准体系,适应中国的建设管理程序。从技术来讲,不完全是被动房的纯粹复制。研究表明,德国被动房的技术、路线图对北方住宅来说,基本类似。但是对南方来讲,技术路线不太一样。如中国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主要问题是夏季制冷。”
本报记者 任佳 通讯员 蔡芸
友情链接